首页 >> 龙葵

西宁市城西区聚力描绘绿色发展新蓝图合欢

2022-08-31 17:35:09 西宁    

西宁市城西区聚力描绘绿色发展新蓝图

10月26日消息:盘点过去五年的西区发展,令人激动,令人自豪,令人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今天,西区又站在新的起点上!

未来五年,西区将奔跑在绿色发展的大道上!

西区将以生态文明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建设全省高端现代服务业发展核心区为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培育新业态新动能为突破,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区,争取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谱写“中国梦·幸福西宁”城西篇章。

过去五年,给百姓交出优异答卷

一个个变化如涓涓细流汇聚,组成西区发展新图景,带给西区群众的是更舒适的生活、更优美的环境、更方便的出行。

【迷人的数字】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过去五年,西区经济总量、人均均量和发展质量“三量齐升”,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项指标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114.07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36.14亿元,年均增长13%;人均生产总值达到91447元,高出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2010年的4.4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4.1亿元,在全省各区县率先突破10亿大关,年均增长26.23%。五年累计完成区属固定资产投资279.31亿元,年均增长31.77%,总量实现两次百亿跨越,是“十一五”的4.27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翻番,年均增长15.36%。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08%、12.7%,分别达到25966元、15255元,收入水平位居全市前列。

这些数字凝结了西区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勤劳动和汗水。这些数字告诉我们,过去五年,西区始终保持专注发展定力,狠抓稳增长政策措施落实,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结构的变化】

打造服务业核心区标杆

——到“十二五”末,西区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0.03:10.36:89.61。

——在西区,第三产业比重达到89.61%!三产增加值总量和比重位居全省各区县首位。

——全市80%以上的省级金融机构聚集西区!

五年来,西区立足区域比较优势,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以力盟商业区为核心的城市中心商圈和以新华联广场为核心的海湖商务区基本建成,正在引领商业业态发展新趋势。青海百货等本地知名商贸企业完成升级改造,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金融业强势发力。引进75家金融机构,11家银行区域性总部相继入驻,金融业增加值占到全市的37%以上,金融聚集效应日益凸显。

【群众的生活】

58亿元用于民生方面支出

——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累计达58.33亿元,占公共预算支出的83.15%,是“十一五”的3.88倍。

——西区城镇化率接近100%!

五年来,西区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市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精准帮扶落地见效。教育教学工作成绩斐然。社会保障扩面提标。严格落实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救助城乡低保对象28.35万人次,发放各类救济救助资金1.12亿元,做到了应助尽助。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辖区困难群众居住条件有效改善。西区着力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城区品质显著提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五年来共整治43条小街小巷、改造71个小区基础设施,成功打造兴海路等一批特色街区。建成全省首条“绿道”。

【深入地改革】

全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政府组成部门精简至18个。

——区级行政审批事项精简至22项,精简幅度达56%。

——区级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清零。

——梳理审定2232项权责清单并向社会公布。

五年来,城西区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全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简政放权持续深入,商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全面实施“先照后证”、“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累计新增民营企业9427户、个体工商户15472户,市场主体增量位居全市首位。成立全市首家市容环卫管理中心,环卫绿化市政河道一体化改革取得预期成效。

未来五年,在西区生活更幸福

未来五年,西区奔跑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将努力描绘一幅美丽蓝图,这里将成为要素汇聚的魅力之区,充满活力的产业之区,美丽宜居的幸福之区。

致力创新

在绿色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构建“区+街道+社区+区域”立体式创业生态圈

突出创新引领,重塑增长动力,在绿色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提高创新能力。实施“1234”创新计划,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使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整合大学生创业孵化园、三产服务中心和电商中心功能,积极打造创业孵化平台、商务信息平台,加强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和市场引导,提高创业企业的出孵率和市场成活率。推进“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促进技术转移和创新成果转化。全面对接省市“百项创新攻坚、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完善创新人才服务机制,打造全市创新人才新高地,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强化基础要素保障。积极构建“区+街道+社区+区域”立体式创业生态圈,不断健全创业培训、创业载体、创业服务、创业氛围、创业政策相融合的工作机制,以市场主体的“微行为”汇成创新发展的“众力量”。

加强治理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获得新进展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

●优化改善生态环境

西区将加强生态治理,打造绿色环境,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获得新进展。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完善生态文明决策、建设、管理和考核全过程的措施办法,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创新生态环保投资运营机制,积极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引入社会力量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绿色文明教育,把生态文明纳入精神文明建设体系。广泛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绿色系列创建活动。优化改善生态环境。扎实开展节能减排。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提高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成效。严格执行项目环保准入、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推进环境监管网格化体系建设。

转型升级

让城市新地标在西区崛起

●构建“双核四轴加生态休闲带”格局

●以环新宁广场商圈为核心打造消费中心

未来五年,西区将强化产业支撑,丰富发展内涵,在转型升级上实现新突破。以“高端化、集聚化、特色化”为导向,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结构优化、业态创新,实现绿色崛起。

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围绕建设全省高端现代服务业发展核心区目标,统筹优化老城区、海湖新区区域功能定位,全面构建“双核四轴加生态休闲带”的空间格局,实现老城区和海湖新区错位发展、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环新宁广场商圈为核心,在老城区重点发展餐饮商贸、金融保险、文教卫生等生活服务业,打造全市的消费中心。以新华联广场、万达广场为核心,在海湖新区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体育健身等新兴产业,促进服务业高端要素加速聚集,打造全市的商业新中心和城市新地标。以五四大街、胜利路、西关大街、昆仑路为四轴,打造连接双核的产业发展轴。围绕大南山、南川河、湟水河、火烧沟自然风貌,建设融自然与人文内涵为一体的生态景观休闲带。

民生福祉

让市民拥有更多的幸福感

●举全区之力推动精准帮扶措施落实

●让更多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坚持共享发展,促进公平正义,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得到新改善。

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继续把精准帮扶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举全区之力推动十二条精准帮扶措施落实,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实现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继续推进棚户区和老旧散楼院改造工程,不断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加快社区便民中心和蔬菜直销点建设。保持市场价格稳定。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建成海湖新区文汇路和通海路街道办事处办公楼,启用文成路等3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社会事务服务。

重点突破

让西区更加适宜居住

●不断提升绿色生活空间品质

●实现道路清洁度达95%以上

坚持区域统筹,着力重点突破,在宜居建设上迈出新步伐。按照城市工作“一个尊重、五个统筹”要求,协调推进城市建设管理,不断提升绿色生活空间品质。

大力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加快实施夏都景苑、火烧沟水系治理等海绵城市项目。积极配合实施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建设,加大城区道路提质改造力度,合理布局街道空间,规范设置户外广告、文化墙等街道设施,彰显西区历史风貌和城区特色。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整合各类执法管理资源,探索建立力盟商业区、交通巷等人流密集街区综合管理长效机制。深入打造“清洁西区”品牌,实现城市主次干道保洁、清洗作业全覆盖,道路清洁度达到95%以上。充分发挥数字化城管平台作用,实现全方位、智能化、网格化管理等。

山西国六东风御风房车厂方报价

昌平冷库安装昌平冷库维修昌平冷库改造

江苏监控安防培训弱电工程师考证

昆明钢轨行情

上海划算的车牌识别停车场管理系统到哪买常州车牌号识别

美国商标注册凯德盟国际商标注册品牌商

天门10吨塑料水箱塑料水塔价格

西安西郊消毒电话、西安消毒公司、西安消毒收费标准

广东汕头声测管接头

荜拨多少钱一斤

友情链接